|
湖北生物质颗粒燃料推行问题湖北生物质颗粒燃料推行问题 1.传统技术制粒本钱高 中国采用的制粒办法均为传统出产办法,木质颗粒的制粒原理见图1,它与现有的饲料制粒方式相同,即质料从环模内部参加,经由压辊碾压挤出环模而成粒状。其工艺流程见图2,包含质料烘干、限制、冷却、包装等。 该工艺流程需求耗费很多能量,首先在颗粒限制成型过程中,压强到达50~100MPa,质料在高压下发生变形、升温,温度可达100℃~120℃,电动机的驱动需求耗费很多的电能;第二,质料的湿度要求在12%左右,湿度太高和太低都不能很好成粒,为了到达这个湿度,很多质料要烘干以后才干用于制粒;第三,限制出来的热颗粒(颗粒温度可达95℃~110℃)要冷却才干进行包装。后2项工艺耗费的能量在制粒全过程中占25%~35%,加之成型过程中对机器的磨损比较大,所以传统颗粒成型机的产品制造本钱较高。 2.湖北生物质颗粒对生物质能颗粒认识不行深 大多数人对生物质能颗粒具有高能、环保、使用方便的特性认识不行,乃至许多用能单位根本就不知道有生物质能颗粒产品,更谈不上认识和使用。 3.湖北生物质颗粒服务配套措施跟不上 生物质能颗粒产品出产出来后,运送、贮藏、供给等服务措施跟不上,用户使用不方便。 |